你还有未签合同    立即前往    稍后再说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未注册的手机,验证后即完成注册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登录表示同意《金英杰用户使用协议》

其他登录

     

注册金英杰账号

请输入符合要求的密码

获取验证码

完成

会员需知

恭喜您成为金英杰会员,您将享有如下权益:

  • 观看,下载免费网课
  • 加入教辅QQ群
  • 在线学习直播课程
  • 在线购买图书、学习包
  • 电话咨询面授班次
  • 关注金英杰微信公众号
  • 收听、下载金英杰喜马拉雅音频电台课件
  • 随时随地登录金英杰移动端

金英杰医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全国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专业知识 > 资讯详情

历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考点--中医基础理论

来源:金英杰医学       点击数:4952      更新时间:2019-08-16

中医基础理论是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的科目,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金英杰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各位考生准备了如下历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考点,希望对各位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前点睛**--名师齐聚,制胜医考
考前刷题--千题百炼3000+高频考题

点击加群福利早知道金英杰医学如有疑问戳这里>>1541151932355987.png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阴阳的对立制约;

  ②阴阳的互根互用;

  ③阴阳的消长平衡;

  ④阴阳的相互转化。

  10.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1.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2.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3. 阴阳的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4.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5.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6.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7.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18.“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19.五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20.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自然界

人体
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方位季节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
小肠
湿长夏四时
西大肠
膀胱

  21.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22.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23.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24.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25.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26.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27.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29.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

  ③暑多挟湿。

  30.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

  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③湿性黏滞;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31.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

  32.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②火易耗气伤津;

  ③火易生风动血;

  ④火易致肿疡。

  33.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34.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35.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

  ②影响脏腑气机;

  ③多发为情志病证;

  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36.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7.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8.发病的类型:

  ①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即感邪后立即发病。

  ②徐发:又称为缓发,即指感邪后缓慢发病。

  ③伏而后发:即指感受邪气后,并不立即发病,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④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疾病。

  ⑤合病:合病之说,首见于《伤寒论》。指外感病初起时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

  ⑥复发:指疾病初愈或慢性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39.正治: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40.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相符的病证,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假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究其实质,仍然是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包括①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②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③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④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其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

  41.调整阴阳:

  ①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偏盛有余的实性病变。“阳胜则热”的实热则“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的实寒则“寒者热之”。

  ②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适用于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中一方虚损不足的病变。“阴虚则热”的虚热,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可“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如肾阴虚衰而相火上僭的虚热证,可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少佐温热药性的肉桂以阳中求阴。“阳虚则寒”的虚寒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可“阴中求阳”,即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如真武汤中大量补阳药中配以芍药,以阴中求阳。

  42.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是根据时令气候特点,考虑用药的治则。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3.养生原则:

  ①顺应自然;

  ②形神兼养;

  ③调养脾肾;

  ④因人而异。

  44.养生方法:

  ①适应自然,避其邪气。

  ②调摄精神,内养真气。

  ③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④劳逸结合,不可过劳。

  ⑤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45.《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女子七七、男子八八之数论述人体生长发育到衰老的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丈夫八岁,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

以上关于历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考点--中医基础理论金英杰医学小编为各位考生搜集整理,希望能够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kk

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刷金题,记口诀

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福利 不错过

上一篇: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脉诊口诀与百误歌--中医基础理论

下一篇: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脉象巧记--中医诊断学

更多学习平台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移动端官网
    移动端官网
  • 腾讯课堂
    腾讯课堂
  • 喜马拉雅音频
    喜马拉雅音频

如何购买
会员功能
积分兑换
退款制度
题库使用指南
课程与图书
精彩专题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支付方式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客服电话:400-606-1615
  •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 移动官网

    移动官网

  • APP下载

    APP下载

  • 音频听课

    音频听课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