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注册金英杰账号
1.常见疾病:
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艾滋病
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钩端螺施体病、伤寒、霍乱助理不考)
寄生虫:疟疾、日本血吸虫病 (囊尾蚴病 助理不考)
2.性病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道病毒感染助理不考)
传染病拿分的关键:疾病一题眼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特殊表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一:概述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肌毒体、原虫、蠕虫等
3、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 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4、传染病的分类(种类繁多,只记重点)
甲类 霍乱鼠疫 强制管理
乙类 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脊髓灰质炎按照甲类强制管理
5、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 不留痕迹,无症状--免疫力强,好事! |
隐性感染 (亚临床感染) | 病原体侵入-无任何症状、体征、生化改变、组织损伤 仅有特异性免疫应答(抗体阳性) 最常见、最多见,也是最常考 三无一有、最常见、无症状无体征无检查异常、有抗体 举例:如乙肝母亲及其子 |
显性感染 (临床型感染) | 发病! 临床中最少见,最易识别(记忆:全都有) 有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有病原、有免疫 |
病原体携带者 | 带病毒、带菌、带虫等 无明显症状排出病原体(最大特点),可在体内繁殖 为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一一有传性! 如携带病原体时间持续三:个月以上,则为慢性携带者 |
潜伏性感染 | 病原体进入机体,将其局限化,未致病 但!机体免疫力一旦下降-——致病,显性感染 携带病毒,病毒不排出体外(与病原携带者区别) 记忆:潜伏、择机、发病 举例:带状疱疹 |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是否发病?
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及扩散的能力
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数量:同一种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变异性:病原体可因环境、免疫力、药物或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
重要考点——-免疫球蛋白
IgM:出现早,持续短,近期感染的标志用于早期诊断
IgG: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故多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局部抗体
IgE:作用于原虫和蠕虫(两条毛毛虫)
7、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个基本条件是传染病发生及流行所必备的,缺一不可。在传染病发生机流行时,打破其中一个,即可控制其流行。
8、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①有病原体:每个传染病都由其各自的原体引越。检出病原体是确诊传染病的重要依据
②有传染性 :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③有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流行
地方性:血吸虫多见于南方长江流域地区
季节性:乙脑流行为夏季
④有感染后免疫 终身免疫:甲肝、水痘
9、传染病的流行性
散发:其发病率为该地区的一般水平
流行:如其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大流行:如流行范围超过国界或洲界
暴发:如多数病例的发病时间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
10、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潜伏期 → 前驱期 → 症状明显期 → 恢复期
11、传染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病原学检查--确诊的主要依据。
排泄物培养--金标准(如血培养、便培养、痰培养)
排泄物涂片--银标准
(2)特异性抗体检测
lgM (+) :提示早期感染正在感染,用于早期诊断
IgG (+) :提示既往
12、传染病的治疗
目的:促进患者康复,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
综合治疗原则: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
13、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时限:
甲类:城市2小时,农村6小时一一强制管理
乙类:城市6小时,农村12小时一一严格管理
丙类:城市和农村均为24小时一监测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和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机体免疫力(特异性、非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
主动:预防接种疫苗(关键性作用)
被动:抗毒素或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自
1、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病原学(甲乙丙丁戊,塑料五兄弟, 貌合神离)
病肝 | 英文 | 病毒属 | 特点 |
甲肝 | HAV | 单链RNA | 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IgM抗体存在3- 6个月——现症感染的标志 IgG存在多年有保护力——既往感染的标志 |
乙肝 | HBV | 双链DNA | 完整的HBV颗粒叫做Dane颗粒 有三个抗原抗体系统 |
丙肝 | HCV | 单链RNA | 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而是病毒感染性指标 |
丁肝 | HDV | 缺陷RNA | 缺陷病毒,借助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 |
戊肝 | HEV | 单链RNA | 儿童及青年人多为隐性感染,老年人为显性感染 |
2、HBV三个抗原抗体系统
HBsAg:HBV现症感染
HBeAg:HBV复制传染
HBcAg:血中测不到
抗-HBs 保护性抗体
抗-HBe 非保护性抗体
抗-HBc IgM 现症感染
IgG 过去感染
大三阳(135)
构成:
HBsAg表面抗原+HBeAg
e抗原+抗-HBc
核心抗体
意义: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在复制活动、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肝炎呈发病状态
治疗:必须治疗,使用抗病毒和恢复肝功能疗法
小三阳(145)
构成:HBsAg表面抗原+ 抗-HBe 抗体+抗-HBc核心抗体
意义:早期不易被发现,容易发展为乙肝、肝硬化、肝癌;不一定预后就会好,这是乙肝病毒变异所致阳性临床意义
➢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定量)
➢正常值小于103拷贝/ml
HBV病原学知识点总结
HBV是DNA病毒, Dane颗粒,其他病肝的病毒属于RNA
HBsAg阳性代表HBV现症感染
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保护性抗体-抗HBs; 非保护性抗体--抗Hbe、抗Hc
HBeAg阳性代表R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
血液中检测不到的抗原HBV标志物是HBcAg |
IgM是现症感染, IgG是过去感染的指标
HDV是缺陷病毒,儿童感染HEV是隐性感染
3.流行病学
4.易感人群
肝炎 | 易感人群 |
甲肝 | 普遍易感,多在幼儿、儿童及少年时获感染,隐性感染为主,可有持久免疫力 |
乙肝 | 婴幼儿最危险, HBsAe阳性母杀的新生儿, 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医务人员 |
丙肝 | 反复输血、血液透析、静脉药瘾者易感者、老年多见 |
戊肝 | 普遍易感。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多 为显性感 |
5、普通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小于6cm、多见甲肝、点灶样坏死
慢性肝炎:
大于6m;多见乙肝;发展肝硬化;桥接样坏死
轻度--PTA79-71%,白蛋自A ≧35g/L
中度--PTA70-61%,白蛋白A 32-35g/L
重度—PTA60-40%,白蛋白A ≦32g/L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超过一年,肝炎症状较重,肝功反复异常
慢性迁延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症状轻,无黄疸、转氨酶持续或间歇升高,反复不愈
诊断要点:
1、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面)
2、PTA小于40%;
3、出血;
4、黄疸
5、胆酶分离(胆红素高转氨酶低)
急性重型肝炎:发病2周内发展至肝衰竭
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15d-26周发展至肝衰竭
漫性重型肝炎:发病6个月以上发展至肝衰竭
病理——肝细胞大片坏死+再生结节形成
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黄肝,皮肤瘙痒,大便灰白
主要表现:2~4个月肝内梗阻性黄疸,迟迟不退:
三分离特征:黄疸重(超过3周) ,但—消化道症状轻、ALT升高不明显、PTA>60%,下降不明显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
第一步:确定是肝炎,判断是急性、慢性,黄痘型与否?还是重型?
ALT>40U/L (是否肝炎),TB>17. 1 μmol/L (是否黄疸)
以上两条件都满足即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判断标准
病程:六个月以内急性,超过6个月-慢性
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PTA小于40%
再根据从HBsAg (+) 到出现肝性脑病的时间判断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爆发型肝炎)
起病11天内加重、肝性脑病(扑翼群震颤)、肝小
黄疸迅速加深,胆红素每日上升17. 1 I mol/L以上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
慢性重型有肝炎病史,而亚急性没有,
另外是病情加重时间的区分(从表面抗原阳性开始到出现肝衰竭)
第二步:看病原学检查——抗原抗体
重点:乙肝病原学检查 1、3、5
治疗:
抗病毒治疗
1、干扰素(IFN) :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丙肝需加用利巴韦林。重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不适用干扰素治疗。
2、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如恩替卡韦等。长期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可使HBV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故应定期检测HBVDNA和肝功能
预防
主动免疫:甲肝疫苗、乙肝疫苗
被动免疫:甲肝:在暴露于病毒之前或在潜伏期的最初两周内,肌注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可防止甲肝早期发病,但对戊肝无效
乙肝:对各种原因已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包括医护人员、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剂量一次肌内注射,免疫力可维持3周。为新生儿100IU,成人50IU,一次肌内注射,维持三周。
病原体;汉坦病毒
传染源:黑线姬鼠
传播途径:接触、呼吸道、消化道、螨媒、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尤其青壮年、农民、野外作业人员,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地区性、季节性(在5—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
三主症:发热、出血,肾损伤
五经过: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恢复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考点记忆总结:
头痛发烧像感冒,三痛三红醉酒貌,皮肤黏膜出血点,异型淋巴蛋白尿,五期经过早治好。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面、颈、胸(醉酒貌)
三点:咽部、腋下、胸背(条束状抓痕)
两反常:热退病重、早期大量蛋白尿
白细胞增多、血小板降低、异型淋巴细胞增加
治疗原则:三早一就一少,把好“三关”抗病毒+对症
发热:抗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减少外渗、中毒症状
低血压休克 :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少尿: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
多尿: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
恢复:营养,逐步恢复
预防:防鼠灭鼠;接种灭活疫苗
概述: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传染源:猪
传播途径:蚊虫(三带喙库蚊)叮咬,夏秋季
特点: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
人畜共患疾病;部分患者可留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
临床表现:四分期,三主症
初期:病初1~3日,起病急,高热、头痛、恶心呕吐
极期:
4- 10天,重,三大主症: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高热: 39~ 40C以上,持续7~10日, 越热病越重
意识障碍:常见症状,嗜睡、昏迷
惊厥或抽搐:严重症状,脑实质炎症所致
呼吸衰竭:最严重表现和主要死亡原因,中枢性多见
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
恢复期:体温下降,精神神经症状逐多于两周左右逐渐恢复
后遗症期:少数重症患者半年之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
确诊: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
夏秋季、2-6岁儿童
急性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等
WBC升高、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清亮、细胞数稍加、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血清特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治疗】对症一一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 致死
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抽搐:针对产生抽搐的原因分别处理
呼吸衰竭:致死,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脑水肿、脑疝等,中枢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切开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常用20%甘露醇
【预防】灭蚊,防蚊及疫苗注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主要措施:灭蚊与防蚁一切断传播途径
根本措施:预防接种一保护易感人群
下载医学APP 听医学好课 高效备考 |
下载金题库APP 刷好题 强记忆 |
关注官方公众号 资讯、福利 不错过 |
金英杰医学教育 (jinyingjie.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07444号-3 京ICP证160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88号 京网文(2017)9355-1061号